在上海,污泥稳定化后进行土地利用的工艺路线及污泥协同焚烧进行建材利用的工艺路线并不顺畅。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GB/T 23484-2009),污泥处置分为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填埋及焚烧四类。在填埋受限、土地利用及建材利用工艺路线不畅的情况下,污泥的焚烧工艺成为必选方案。
目前,废水与污水同网、源头废水污染物浓度超标纳网等问题客观存在,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泥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可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重金属浓度超标中得以印证。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产物,源头上具有“污染物”的特性。在此情形下,加上受到污泥处置出路稳定性、相关产业发展前景、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协同需求等问题的影响,污泥稳定化后进行土地利用的工艺路线及污泥协同焚烧进行建材利用的工艺路线受阻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反地,污泥单独焚烧工艺相对其他污泥处理工艺而言可适应于不确定的污泥特性,同时具有减量效果最大化、末端处置需求最小化、不受制于相关产业发展前景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协同需求的综合优势。因此,污泥单独焚烧至少在近阶段是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必选方案之一。
系统科学的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是引导污泥妥善处理处置、选取合理技术路线的重要前提。我国前些年陆续出台了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促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回避的是其中个别技术标准的内容尚待商榷。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模式”。《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规划(2017-2035)》延续了“污泥单独焚烧为主”原则。
国内众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及近年部分城市重金属含量情况,加之污泥处置出路稳定性、相关协同处理产业发展前景及其行业管理部门协同需求等多因素,污泥单独焚烧至少在近阶段是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必选方案之一。
发展趋势方面: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标准渐趋合理,如澄清界定污水污泥焚烧飞灰是否危废从而有助于污泥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规范标准、我国2060年前碳中和要求等表明,污泥于燃煤电厂掺烧有待在国家规范标准层面加以严格规范。污泥处理的德国实践表明,污泥单独焚烧而非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处理主要发展方向。按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 WEF《Wastewater Solids Incineration Systems》,在碳循环方面,污泥单独焚烧属于自然碳循环而无碳排放增量,一定条件下可实现热能净零需求、甚至热能与电能的净零需求;相反,化石燃料的焚烧不属于自然碳循环而存在碳排放增量。污泥热值及进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含水率会显著影响系统热平衡,进系统的污泥含水率对热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较低污泥热值的条件下可通过降低进系统的污泥含水率实现系统的热平衡。随着污泥热值的逐步提高,污泥单独焚烧的碳排放会相应得到优化。与欧美标准对比结果、多工程实践表明,我国污泥焚烧烟气排放标准有待显著提高。
特别声明:摘抄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